
序论:
董宝珍:未来两三年,中国银行股可能迎来15倍市盈率的估值建筑,差别称降息、息差回升,将径直耕种净利润,这是一次被严重低估的历史性契机。”
有东谈主买一只股票,按现时的赢利速率,得等 4000多年才能回本;
有东谈主买另一只,7 年多就能回本 。
甩掉 2025年9月,寒武纪市盈率 4000多倍;
而中国银行股呢?
比如其中的中国银行,甩掉 2025年 9 月,中行市盈率约 7.56 倍,7 年多就够回本。
它的 “家底”(净资产)1 块钱,现时A股里 6 毛多就能买到(2025年9月中行市净率约 0.67倍)。
低买高卖,市集的逻辑从来不会编削。
那么,寒武纪VS中国银行,您会聘任哪一个?
一、银行股为啥这样低廉?像菜市集没东谈主要的佳肴
现时的银行股,就像菜市集里的好青菜,崭新却卖得比别东谈主低廉。
甩掉 2025年9月,六大国有银行(比如工行、建行、中行)的 “家底价”(市净率)平均在 0.7 倍,酷好酷好是 1 块钱的家底,现时 7 毛就能买。
比你去银行存钱还合算 —— 钱存银行拿利息,买银行股不仅可能赚股价的钱,每年还能分现款。
为啥银行股这样低廉?
主淌若各人惦记银行赚不到钱了。
银行赢利,靠的是 “存贷款利息差”:比如你存 100 块到银行,银行给你 2% 的利息;
再把这 100 元贷给企业,收 5% 的利息,中间 3% 便是银行赚的。
往常几年,为了帮企业减弱奇迹,央行屡次调利率,有工夫贷款利息降得多,进款利息降得少,银行赚的差价就小了。
各人一看 “银行赚得少了”,就不思花高价买它的股票。
但往常的教会告诉咱们,超低廉的好东西便是好契机!
2016 年到 2021 年那阵子,好多传统行业变好,银行股也随着涨,之前市盈率 5 倍足下(5 年回本),其后涨到 10 倍以上(10 年回本),股价差未几翻了一倍。
比如工行 2016 岁首股价约 3.5 元,2021 年最飞腾到 7 元足下。
现时的情况和那工夫有点像:各人把银行股思得太糟了,就像弹簧压到最低,反而容易弹起来。
况且银行的内容情况没那么差。
说明 2024 年六大行年报,它们的平均股息率达到 4.3%-4.6% 之间,有些银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,分成率以至跳动 5.5%(比如 2024 年建行 H 股股息率约 5.8%)。
这意味着就算股价不涨,每年拿的分成也比好多银行搭理高(2024 年银行无为搭理平均收益率约 2.5%-3%)。
绝顶于买了个 “保底” 的东西,市集跌的工夫更稳。
二、“差别称降息” 不是赖事?反而可能帮银行多赢利
一据说 “降息”,好多东谈主就慌:银行利息少了,是不是更不赢利了?
其实有一种 “差别称降息”,反而可能帮银行多赚。
浅薄说便是:说明计谋导向,无意会让进款利息降得多,贷款利息降得少,以至贷款利息不降(比如 2023 年央行鼓吹进款利率市集化调换,重心相易银行镌汰进款本钱)。
比如 2023 年不少银行把 1 年期进款利率从 2% 降到 1.75%(降 0.25 个点),而 1 年期贷款利率只从 4.35% 降到 4.2%(降 0.15 个点)),这样一来,银行招揽进款花的钱少了,放贷款赚的钱没少太多,中间的差价反而变大了。
2024-2025 年的计谋对银行更友好。
现时央行调利率更活泼,淌若进款利息降的幅度比贷款利息大,银行的 “利息差” 就会扩大。
举个着实的例子:正本贷款利息 5%、进款利息 2%,银行每 100 块能赚 3 块(5%-2%);
现时差别称降息,进款利息降 0.3 个点到 1.7%,贷款利息降 0.1 个点到 4.9%,银行每 100 块就能赚 3.2 块(4.9%-1.7%)—— 这样一算,银行反而赚得多了。
浅薄说,便是银行 “买进款” 的价钱降得多,“卖贷款” 的价钱降得少,中间赚的差价就大了。
就像商店进货价降了 1 块,售价只降了 2 毛,利润反而多了。
往常降息周期里,银行股也常涨。
2008 年金融危急后,全球齐降息,中国推出经济刺激计谋,(说明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,2009 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26.3%,2010 年增长 34.5%),股价也随着涨(比如招行 2008 年底股价约 10 元,2010 年最飞腾到 25 元)。
因为降息后,企业称心多贷款扩大生意,诚然每笔贷款赚的少了,但贷款的笔数多了,总利润反而涨了。
现时也一样,企业贷款本钱低了,生意好了,又会多找银行贷款,银行的生意就越来越多。
董宝珍也说,现时银行的 “坏账”(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归)越来越少了(说明银保监会数据,2024 年四季度交易银行不良贷款率 1.17%,较 2020 年的 1.92% 明显下落)。
就像一个东谈主体魄越来越好,赢利才调天然强。
经济迟缓好起来,企业能依期还钱,银行的风险小了,家底更塌实,股价也更容易涨。
收尾:股市作风会变吗?可能轮到银行股了
股市就像轮替坐庄,前几年各人齐爱买科技股,就像 2000 年好意思国那阵子,各人齐抢着买互联网股票,其后泡沫破了,好多股票跌得很惨(比如其时好意思国在线股价从 2000 年的 58 好意思元跌到 2002 年的 1.5 好意思元)。
现时寒武纪市盈率还在 4000倍以上,比当年部分互联网股票的估值还高,这样高的价钱很难一直防守。
往常的情况老是重迭。
2013-2015 年,各人齐炒小科技股(其时创业板指数从 2013 岁首的 700 点涨到 2015 年的 4000 点),其后 2016 年开动,各人又可爱买银行这种 “着实” 的股票,银行股比科技股涨得好(2016-2021 年工行股价涨了约 100%,而创业板指数涨了约 30%)。
2021 年 8 月到 2024 年 8 月,亦然这种 “着实” 的股票更受迎接(时间中证银行指数涨了 15%,而中证科技指数跌了 22%)。
这发挥股市作风会变:涨多了的会跌,跌多了的会涨,就像四季循环。
现时可能便是作风要变的工夫。
2025 年上半年,照旧小科技股涨得好,但财经平台(比如东方金钱网 2025 年 5 月发布的《A 股市集作风研判报告》)说,下半年可能各人更称心买银行这种大盘股。
这就像水往低处流,钱会从涨得太高的科技股,流到低廉的银行股里。等各人发现科技股太贵了,就会找安全的场地放钱,银行股便是这样的 “安全港”。
价值投资其实很浅薄:买低廉的好东西。
现时银行股便是市集上最低廉的好东西之一。
甩掉 2024 年底,印度主要银行股(比如 HDFC 银行)平均市盈率在 18-22 倍,泰西大型银行(比如摩根大通)市盈率在 10-12 倍,而中国六大行市盈率大多在 5-8 倍。
就像雷同的苹果,印度卖 18-22 块,泰西卖 10-12 块,中国只卖 5-8 块,终末价钱会迟缓差未几,银行股的价钱也会往高潮。
天然,投资有风险,不可保证买了一定赚。
但数据不会骗东谈主,往常的教会也能参考。
现时银行股如故被思得太糟了,计谋又帮着它赢利,作风也可能变,说不定果然个契机。
是以董宝珍 2023 年 6 月 18 日,在《红周刊》线上会议上说:“中国银行业处于严重低估情状,这种低估情状是暂时的,随着基本面改善,估值有较大建筑空间”。
本文不雅点援用自:
董宝珍 2023 年 6 月 18 日《红周刊》线良策略会发言《银行股大象起舞欧洲杯体育,估值重塑正其时》(开头:网易财经);2024 年六大国有银行年报;中国银行业协会《2024 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》;银保监会 2024 年四季度银行业监管数据;东方金钱网 2025 年 5 月《A 股市集作风研判报告》。